程度﹝註1

列志佳

傑出的鳥類學家奧杜邦為了更認識世上各種的雀鳥,不惜長時間處於令人難受的環境中。有人這樣形容他:「當與工作的成果相比時,身體上的難受在他眼中完全算不得甚麼。他會在黑暗和煙霧中,動也不動地蹲伏上很長的時間;只要能夠對某一種雀鳥有多一些認識,即使多個星期的苦候,對他來說是完全值得的。他會站在水深及頸的死水中,屏息靜氣地等候,而在他不動聲息地守候之時,有無數的毒蛇和鱷魚在他面前游來游去。他喜形於色地說:『這當然不好受。但那又何妨呢?我已清楚看見那雀鳥的一動一靜了!』為了取得資料來繪下雀鳥圖片,他是甚麼也在所不計的。」﹝註2

 

我第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時,內心被這位鳥類學家所觸動!很多時我們可能有清楚的目標,但實際付出的刻苦程度卻遠遠不足,最終難以實現。

 

不經不覺已踏入十月了,我相信不少同學於九月開學時,都曾很正面積極地立志,希望讀好書。經過一個多月,可能有某些科目的課題開始有點艱深﹝註3,今早很想鼓勵大家,千萬不要一深便怕,勿忘開學時那份美好的心願。遇上較深奧的課題,大家宜花多些時間鑽研,多問老師,問同學。自己一定要有解難的決心,你弄明白後,會有很大的滿足感呢!

 

最後,請大家想一想。假若奧杜邦縱使有要了解不同雀鳥的抱負,但他每次蹲伏一會後便站起來,屏息靜氣片刻後便發出聲響,他會否成為一位傑出的鳥類學家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深信在十九世紀極有可能無法誕生一本偉大而具影響力的經典巨著,那是由奧杜邦所繪製的鳥類圖鑑,名為《美國鳥類》,這本書的珍貴程度令人譽之為「美國國寶」!﹝註4

 

1本文為6-10-2016早會講稿。

2:本段內容節錄自馬唐納著(1996)。《新約聖經註釋下冊——普通書信及啟示錄》,頁179。香港:角石出版有限公司。筆者只作少許文字上的改動。

3:近日,正有兩位同學向筆者表達類似的看法。

4:本段有關奧杜邦的資料參考自下列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A%A6%E7%BF%B0%C2%B7%E8%A9%B9%E5%A7%86%E6%96%AF%C2%B7%E5%A5%A5%E6%9D%9C%E9%82%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