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館﹝註1﹞
列志佳
查良鏞博士是香港著名的報人和社會活動家,亦是享譽國際的文學家。一九五五年他以筆名「金庸」在《新晚報》發表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大受歡迎,其後他的作品一部部面世,包括《射雕英雄傳》、《雪山飛狐》、《笑傲江湖》等等,直至一九七二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總共寫了十五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讀者遍及全球,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作家。
期待已久,位於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已於三月一日正式開放,展覽透過逾一百項展品,包括早期流通的小說版本、珍貴的手稿、文獻及照片等介紹查良鏞博士的早期事業、武俠小說創作歷程及其小說對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觀眾更可以透過展場內的互動展品,重溫經典金庸電影、電視劇和主題曲的選段,並認識到金庸武俠小說所蘊涵的豐富知識內容。﹝註2﹞
大家喜歡讀金庸的武俠小說嗎?若未曾讀過,我極鼓勵大家一試。深信你閱讀過後,會愛不釋手。另外,亦可在復活節假期內,與家人或相約三五知己去參觀「金庸館」。 當然,大家出發前宜上網留意開放時間。
有人說過金庸的小說可以經得起未來三百年的考驗﹝註3﹞,我覺得一點也不誇張。深信他的作品會繼續是極多人的精神食糧,會繼續是世界華文讀者的共同語言。﹝註4﹞
年屆九十三歲的金庸,雖然身體狀況良好,沒有病痛,但行動已不便了。近幾年他和家人只用眼神交流,並無太大的感覺或反應,好像初生嬰兒般。可惜的是他未能出席到二月廿八日「金庸館」的揭幕禮,其實他也不知道在香港設立了「金庸館」。﹝註5﹞當我讀到這則報導時,內心真是不勝唏噓!
註1:本文為23-3-2017早會講稿。
註2:首兩段內容大部分節錄自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上的資料,參
註3:參《明報月刊》二零一七年二月號宣傳廣告,刊於6-2-2017《明報》上。
註4:「世界華文讀者的共同語言」一語節錄自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上的資料,網址參註2。
註5:未段有關金庸的近況,參1-3-2017《明報》上的一則報導,題為「金庸三子:父沒病痛 惟行動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