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斗﹝註1

列志佳

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中國數學界泰山北斗、人工智能研究開拓者吳文俊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剛於五月七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八歲。

 

吳院士在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二日生於上海,一九四零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三十七歲時憑數學上的傑出成就,與華羅庚、錢學森共同榮獲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吳先生亦曾獲第三屆邵逸夫獎,獲獎無數,學術成就譽滿學界。不過吳先生卻淡泊名利。他常對學生說:「不為獲獎而工作,而為工作而獲獎」。他雖然得到數百萬元的巨額獎金,但他卻不肯取一部分來改善生活條件,卻用於開展自主選題的研究,支持優秀的科研項目。吳先生從不認為他應該得到些甚麼,而總是先去思考他還能再付出些甚麼。

 

面對這麼多的榮譽,吳先生都不為世俗所動。他曾稱自己不是「英雄」:「稍做出成績,就被大家捧成英雄,像朝聖一樣,這個現象不是好事情,甚至可以說是壞事情。這說明我們的科研還在一個相對落後的階段。有個吳文俊,那能說明甚麼?要是在這一個領域,發現有十個、八個研究人員的工作都非常好,無法判定誰是英雄,那才說明我們發展了,進步了。」

 

吳先生能達到如此高的學術成就,不謹因他具有敏銳深遠的學術眼光,亦和他治學細緻、作風嚴謹息息相關。年逾六十的先生,在修改學生論文時,仍一遍一遍地反復查看。作為國內外頂尖的數學大師,先生從不輕視年輕後輩的研究成果,亦不會放過每一個應該糾正的錯誤。他這種對學術精益求精的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

 

另一方面,吳先生亦時常告誡年輕人,要讓生活儘量輕鬆平淡,不要為無謂的煩惱干擾,不要成天胡思亂想。他亦常鼓勵研究生以研究工作品質為追求,不要過於看重奢華的生活條件。吳先生的話正好吻合其樸素無華、平靜悠然的生活態度。

 

二零一零年五月四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公報,將編號第7683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文俊星」。七年後的今天,雖然這位理想遠大、淡泊名利、勇於創新、鍥而不捨的大師已逝,但這顆銘刻著先生名字的星,仍在夜空中閃閃生輝。﹝註2

 

1本文為18-5-2017早會講稿,文稿得潘偉健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謹此致謝!

2:本文大部分內容參考、節錄及撮改寫自下列三篇文章

http://www.cas.cn/zt/rwzt/sqmhwwjys/jnwz/201705/U020170508502702633731.pdf

https://kknews.cc/zh-tw/science/3j299eo.html

https://kknews.cc/education/re9vb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