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註1

列志佳

昨天是十一月廿七日,大家記得是甚麼日子嗎?正是我們鄭植之中學的校慶正日!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廿七日,舉行了隆重的鄭植之中學校舍落成啟用典禮,恭請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所以傳統上會以這天作為校慶正日,以前畢業禮、廿周年校慶暨新翼大樓揭幕禮等大日子,都是在十一月廿七日舉行。

 

今年學校舉行三十五周年校慶,其實追溯學校的籌建過程,距離現在四十一年前的一九七二年九月四日,已正式成立籌建委員會。及後各委員仔細分工,分別組成了財務組、勸募組、調查組、設計組、公共關係組、稽核組、總務組和秘書組,單憑組別之多,已知我們學校的籌建得來不易。﹝註2事實上,最終要經過九十九月,即八年零三月,校舍才正式落成啟用。

 

籌建一間學校,除了大量人力、心力、精神和時間外,另一要解決的便是財政問題,當時校舍造價非常之高,達到一千多萬元(在三十多年前,這是十分龐大的數目),政府資助百分之八十四,餘額靠各方人士募捐。期間更曾遠赴西歐籌款,籌得一萬二千英磅。當中捷和機構董事長鄭植之先生於一九七八年五月二日答允捐出一百一十二萬元巨款﹝註3,鄭先生那份善心,實在值得我們每一位銘記於心! 

 

一九八三年,鄭植之先生逝世,享年八十五歲。二零一三年鄭植之先生離三十周年,鄭氏家族的後人曾在校內舉行聚會,在聚會之先,親友亦曾到鄭先生的故居參觀,當中我校李瑞英校長亦有隨隊出席,經歷十分寶貴。為使大家對鄭植之先生有進一步的認識,我今早很高興能請到李瑞英校長作簡短的訪問。﹝註4

 

列:校長,妳好!多謝妳!請問妳當時去到鄭先生的故居,會否留意到一些特別的地方,可以和同學分享呢?

 

李:原來鄭植之先生的故居是很近學校的,在西貢的南邊圍村。未入屋前,我預期會見到一間豪宅,但入到屋後,我見到是簡單的裝修和樸實的傢俬。最印象深刻的是大廳裡擺放著一個用玻璃箱罩住的盾牌,細看下發現,原來是鄭植之中學開校時送給鄭植之先生的紀念品。我沒有想到,三十五年前學校致送的一份紀念品,被隆而重之地保存著,玻璃罩罩住的,是鄭先生對學校的一份很深的感情。

 

列:在那次聚會中,鄭先生的後人曾否與妳分享鄭先生的一些辦學想法或其他點滴呢?

 

李:有。其中一位先生和我說,鄭先生的信念是「教育是幫人脫貧的」,所以他熱心辦學。另一位女士和我提及,鄭先生很關心學校的發展,臨終前亦去關心學校添置電腦的情況。

 

列:妳在工作過程中,多有機會與捷和鄭氏家族的後人相處合作,妳對他們有甚麼觀感呢?我們又可以在他們身上學到甚麼呢?

 

李:他們很重視教育,會成立基金辦學,亦會資助子侄接受教育,當中有不少有學養的專業人士。他們作風低調,待人接物方面,平易近人,尊重不同想法,對人謙和有禮,而且做事投入,積極參與。所以有兩方面很值得我們學習,待人方面:尊重、謙和,對事:積極投入。

 

列:多謝校長!聽完校長的分享,可見鄭植之先生不單慷慨捐出巨款,更加十分關心愛護學校,真正重視教育。去年五月,我曾在早會中分享過鄭先生的生平,部份低年班的同學未能知悉,所以我今日會經內聯網將當日的講稿傳給大家參考。我常想,我能夠有機會在這裡工作,而學校其中一位重要創辦人鄭植之先生正是我很欣賞和佩服的先賢,內心感到很幸運和高興!盼望各位同學,正值昨天是校慶正日,多思念學校籌建艱難、鄭先生的義舉,平時多留意校務處門外的碑文、禮堂外的瓷相、不少班房、特別室上的芳名,你自能進深體會到各位前輩的苦心。盼望大家用心在這裡讀書,學習做人處世之道,將來學有所成,回報社群!

 

李:回顧學校的創立,是由一群無辦學經驗的人士,看見教育的重要而開始。在校務處門外的碑文,寫著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描繪創校先賢的景願:「西貢道上,琅琅書聲送春風」,為著這景願,他們克服種種困難,覓地、籌錢、向政府申請開校,找有辦學經驗人士幫手等等。先賢看見教育的重要,克服萬難去創校。同學們,你們看見學習的重要嗎?有無克服困難的精神去好好學習呢?

 

列:今早分享到這裡,再一次多謝李瑞英校長。

 

1:本文為28-11-2013早會講稿。

2:本文有關創校期間的資料參考校內建校時之文件。

3:筆者曾請教一位任教經濟科的老師,她估計相等於現在過千萬港元。

4:下文李校長的講話內容,依照校長親撰的手稿而寫成,只略作少許文字上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