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興替

列志佳

在一所中學內,會涉及大量不同的制度,分別與學生收生、分班、升留班、考核、獎懲、老師分工、編堂、代堂、當值等事宜有關。如我們將全部制度名稱羅列出來,其數量之多,相信會令業外人士感到驚訝!

校內大小制度是該校積累多年、重要而寶貴的資產,由無到有,負責同事往往需要長時間用心商討和探究。有時,校方甚至要向全體老師諮詢,讓他們投票,以求選出最合適的方案。制度既立,相關同事會如釋重負,大家縱使付出了不少心力、時間,但能令某類情況得以改善,甚或解決到一些由來已久的問題,也是非常值得的!

歲月流逝,時代不同了,社會、學界、校內狀況難免有轉變。校方除了要逐步建立新制度外,舊有制度亦需要適時修訂,甚至廢除﹝註1,這是自然不過之事。可是,校方若要修改或棄用舊制度時,需向相關的持份者﹝註2加以解說,陳明利弊。為何要改變呢?沿用多年的做法有甚麼不足之處?何故現已不再適用?新安排比舊做法有哪些更優勝的地方呢?只要校方或負責同事悉心講解,在過程中,也能虛心聆聽不同意見﹝註3,本人深信,大部分人亦樂見有更理想的新做法。不斷求進,何其美好!

可惜,筆者得悉本港有些「空降校長」﹝註4在上任後,不斷改動、廢棄該校使用多年、行之有效的制度,個別這類校長更鮮有作出解說,也不願和同事商討,再加上有新制顯得不及舊制之狀況,這到底是甚麼一回事?他真的在舊制中找到大量流弊﹝註5抑或為改而改?他想顯示自己的權力?……筆者實在難以了解,但我知道:「一位不講道理,不會與同事平心靜氣地理性討論,常以身份欺壓下屬的人,難得民心!」

以理服人,不正是校長其中一項基本而重要的素質嗎?

 

1:校方有時會全然廢除某些舊制度,不再執行相關做法;有時則在取消舊制後,以截然不同的新制取代。不過,在一般情況下,以上兩類情況均屬罕見,反而校方偶爾會修訂制度,適時改進安排。

 

2:有些制度不單涉及老師,更會與家長、學生等持份者有關。

 

3:若時間許可,校方宜將收集到的意見,加以消化、整理,並推出進一步之優化方案,以獲取更佳果效。

 

4:指並非在原校晉升,之前並無服務過該校的校長。

 

5:正如本人在第三段中提及,若新做法能改善舊制度的不足,這完全沒有問題,對學校來說,絕對是好事!可是,如新校長不多解說,亦有新制比舊制遜色,舊同事便會感到困惑和氣餒!部分舊同事見證過某些制度之建立過程,甚至當年有份參與籌劃,現眼見一項又一項「心血」被無理摧毀,情何以堪!

2-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