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
列志佳
日前,筆者與媽媽在一所連鎖食肆內午膳,突然間,有位在前方的男士聲稱要投訴!原來,他為著如何擺放其母親所坐的輪椅,而與店員爭執。我不太了解詳細情況,難以判斷誰是誰非。但因我爸爸在世時,需要使用輪椅長達十五年,故稍為明白雙方遇到之難處。
如單憑我日常的經驗,不少市民對長者(不論是否使用輪椅)尚算友善,懂得禮讓。當然,我們偶爾也會遇到一些不懂體恤別人的人,幸好,我覺得這只屬少數。
然而,若從是否便利長者的角度來看,在設施、社區規劃等問題上,卻仍有不少可改善的空間。例如曾幾何時,有些商場會擺放較多長櫈,供市民歇息。但近年,部分場商已收起那些設備,萬一有長者或其他市民感到疲倦,想找地方稍坐片刻,實在並不容易。有些商場則在洗手間出入口設「休息區」,可謂聊勝於無!但我曾聽過一位長者鄰居表示,這安排並不合適,言談間,她覺得這樣不太尊重人!我聽後,亦覺得有其道理。
又例如對於有腳患的長者,原來他們在斜路上步行,往往比於平路上行走吃力!筆者有位大學同學,他母親所住的屋邨附近有不少斜路,剛巧伯母的膝蓋有毛病,結果她每次出門都甚不容易。該屋邨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分階段落成,我估計那裡應有不少遇到同類苦況的長者,真替他們難受!
作為一般市民,我們難為上述事情做到甚麼。但有一件小事,如我們能多做一點,深信不少長者可得到即時幫助——就是若自身方便的話,多讓座給「老友記」!對於有腳患或體力稍遜的長者,在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他們確實「很需要」一個座位。有時,他們的雙腳會出現疼痛、酸軟、麻痺、無力等不適,並非我們身體健康的人可以想像得到。如能讓他們坐一坐,歇一歇,令他們得到少許舒緩,何樂而不為?
30-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