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關鍵[1]

列志佳

在上學年的結業禮上,我集中在人品方面與各位作分享,提到雖然有不少同學已做得不錯,但亦有部分同學有改善空間,盼望所有同學都能做一個有禮貌,對人態度好的人。那天分享後,接著有頒獎學金的時段,那次比以前多了很多學生說:「多謝!」,我內心感到很高興。當然獎學金並非由我捐贈,但這亦是一個有禮貌的表現。再一次證明我們的學生是可教的,即時有改善,十分值得欣賞!

 

今日,我想集中在讀書學習方面,向大家分享一些想法。開學、返學、上學、學校、學生、同學……,每一詞語也有個「學」字。大家返學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便是學習。學做人處事之道,學不同學科的學問,學應付公開試的技巧。在體藝方面,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學習,發揮大家寶貴的潛能。在服務上,亦可學到應有的態度、溝通技巧、領袖才能。真的非常豐富、多姿多彩,不能盡錄!

 

在人生的初段,可以有十多二十年的時間,專心地學習,其實是非常幸福的!但很可惜,有部分年青人不喜歡返學,返學等放學,人雖然身在學校,但心已「逃學」,抗拒學習。這會否是部分同學的苦況呢?

 

「唉!我上堂時已經很努力地聽,但總是聽不懂!」、「我想問老師,又不好意思。即使想問,累積了這麼多不明白的內容,真不知從何問起!」、「回到家後,又求救無門。」……這些又會否言中部分同學的心聲呢?

 

到底能否有出路?其實很多師長都非常關心大家的學習表現,我覺得有三方面,如果大家能突破得到,深信大家可以愈學愈好。

 

第一,一定要從心底裡確認:「學習是會遇到艱深的內容,會有不懂,會有難度。」這是非常正常的,深信每位老師也經歷過,並非你不行!不過用甚麼心態來面對困難,確實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有一類學生十分正面:「無論如何,我也要弄清相關的內容,我不信我學不到。」第二類學生會想:「我如此不濟,怎會懂呀?」兩類學生我也遇過,相信不用我多說,他們的學習果效自然會差天共地。心態上,我們必須要做第一類的學生。[2]

 

第二,雖然抱有正面的心態,但也會遇到困難。我以前讀書時,第一步先嘗試自己弄清課文內容,仔細地查閱書本,請緊記是仔細地閱讀,並非速讀(你們這一代更方便,可以上互聯網搜尋資料),然後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試過用數天時間來計一條幾何題,食飯又想,睡覺時又想,一旦有些微的頭緒便立刻起床作記錄。結果最終解決到,內心有一份莫名的喜悅。這類寶貴的經歷自動成為我日後學習的一大動力。

 

但有時單靠自己鑽研也不太理解,而我內心卻要弄個明白,不接受一知半解,於是我第二步便會去問人,問老師,問同學等等。在求學上,我們一定要學到不恥下問。完全不用覺得不好意思,亦不用感到:「我去問人,即是表示自己蠢?」我完全不會這樣看。我以前教書時,十分欣賞學生來問數。我只會覺得他很好學,非常用功。[3]我在開學時,更會向全班解釋清楚,大家有共識,在接著的一個學年,不論問題如何淺顯,也可提問。班內所有同學和我絕對不會笑大家,大家可以很安心。你肯問,我肯教。如果有學生問到一些我從未思考過的數學問題,更精彩,我下課後查書,然後回答學生。同學間見到有同學向人請教時,千萬不要說一些諷刺別人的話,例如:「為何如此勤力呀?」這是完全要不得的,即使只是想開玩笑,也不應該,這會窒礙同學提問的動力。所以勇於在適當的時候提問,全班同學如何對待「其他同學的提問」,確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話說有兩組人,各有二百人,每人有一個寫上自己名字的氣球,氣球的顏色一模一樣。然後那二百人一起將氣球放入類似學校禮堂般的空間,開大風扇,二百個氣球自會全然混亂。現有一個任務,在十分鐘之內,各人要手持自己的汽球,站立其中。第一組,二百人湧入禮堂,大家不斷「尋寶」,不斷尋回自己的氣球。結果,大家可想而知,只有少數人成功找回自己的氣球。到第二組出動,這組人很不同,一開始,每人拾起身邊的氣球,望一望氣球上的名字,接著到處張望,為的是要跑去氣球主人處,將那氣球交給他!二百人,人人這樣做。不看自己,看別人。結果不用十分鐘,每人已可手持自己的氣球,站立其中。[4]

 

一班同學的學習,也應如此。我當年讀中學考會考時,班內的同學很能互相教導,愈不保留地教人,自己其實愈得益。更加寶貴的是全班同學一起進步,班內學習氣氛亦愈來愈濃厚,何等令人雀躍呢!

 

各位同學:校長,全體老師都十分關心大家的人品,亦同樣很關心大家的學業。有奮進的心態,懂得提問,同學之間能互相教導,我覺得是大家能夠讀好書的關鍵。我以前教過一些班別,他們的學習氣氛很好!但絕不希望,只是間中在某班出現。深願我們愈來愈多的班別都有好的學習氣氛,大家都專心求學,做一個勤勤力力,堂堂正正的人!多謝大家!

 

1:本文為二零二二年九月一日開學禮講稿,講稿前段介紹新老師和社工,在此不作詳述。

2:本段部分內容啟發自喬丹.艾倫伯格著,蔡丹婷譯(2022)。《形狀——資訊、生物、策略、民主和所有事物背後隱藏的幾何學》,頁235-236。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鷹出版。

3:本段前部分內容也啟發自註2中所提及的文章內容。

4:本段內容參考及改編自以下的一段文字:

”  WOW…A professor gave a balloon to every student, who had to inflate it, write their name on it and throw it in the hallway. The professor then mixed all the balloons. The students were then given 5 minutes to find their own balloon. Despite a hectic search, no one found their balloon.

At that pont, the professor told the students to take the first balloon that they found and hand it to the person whose name was written on it. Within 5 minutes, everyone had their own balloon.

The professor said to the students:”These balloons are like happiness. We will never find it if everyone is looking for their own. But if we care about other people’s happiness, we’ll find ours too.” ”